前沿探索研究部
 最新动态

屠呦呦获奖后感想
  日期:2015-10-15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  【字体:
 

转导师博文

这几天,热议非常的是屠呦呦获奖。
因为多年前跟国家疾控中心有过项目合作,我早就听说了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对屠呦呦也早有耳闻。后来屠先生获拉斯克奖,前天获诺贝尔奖,说实话,我不觉得有多意外。
许多人把屠呦呦获诺奖的话题集中在她的“三无”——无博士学位,无留洋背景,无院士头衔。据说屠先生还有多“无“——无SCI论文,无国际发明专利,无现代科研条件,无充裕科研经费,无豪华科研团队……
屠呦呦最牛的论文,可能是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撰写、发表在《科学通报》1977年第3期的学术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但以她为代表的科研团队研究的青蒿素获1985年卫生部实施新药审批办法后的第一个《新药证书》(86-x-01号),青蒿素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

屠呦呦不是第一个获诺奖的中国人,也不是第一个获诺奖的中国公民,更不会是最后一个获诺奖的中国公民,但她是获得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的第一个中国公民。
一些人问我:屠呦呦获诺奖,最大的意义在哪里?
我希望最大意义是国人的现行科技体制能以此为契机摈弃浮夸、回归实在!
中国每年科研经费投入在1万亿元以上,研发人员数量在350万人以上(超过美国,全球最多,占全球研发总人数的四分之一以上),有的钱没有用到实处,取得的原创成果不多,甚至有滥竽充数、头顶”科学家“、“发明家”光环的“专家”什么问题也没真正解决。
还是要少说些不实际的豪言壮语,还是要少放些假大空的学术卫星,扎扎实实改进现行科技体制,扭转学术风气,做实实在在的中国科技!


 
0.06446313858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