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李敏,解放军第306医院医学影像科磁共振室。
“痛经”,困扰全球女性的一大顽症,据英国一家医学权威机构调查报告指出,全球女性中80%有不同程度的痛经,36%的女性一直或经常有痛经。青年时会痛经,育龄期会痛经,已育者依然会痛经,似乎只有绝经期妇女才能彻底摆脱痛经的烦恼。那么,为什么会痛经?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女性朋友痛经?痛经到底是不是一种疾病,到底需不需要治疗?
痛经的原因很多,中西医对痛经的解释也各有不同。主要原因有:(1)机械阻力增高,如宫颈管狭窄、子宫位置极度后屈或前屈,影响经血通畅而致痛经;(2)精神、神经、心理因素,使部分妇女对疼痛或子宫收缩过分敏感;(3)子宫发育异常、或经期子宫过度收缩、痉挛性收缩,合并血液供应异常、造成子宫平滑肌缺血、缺氧引起痛经;(4)内分泌因素,月经期腹痛与黄体期孕酮升高有关;(5)子宫内膜以及月经血中前列腺素(PG)含量升高,其作用于子宫肌纤维使之收缩引起痛经;(6)各种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等;(7)子宫内放置节育器(俗称节育环)也会引发痛经。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已婚已育妇女的痛经与妇科疾病相关,尤其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会引起剧烈并顽固的痛经症状,且持续时间较长,多为渐进性痛经,可发生在月经前、月经时及月经后。在我国,由于剖宫产率及计划生育手术率长期处于高水平,使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覆盖于子宫体腔面,如因某种因素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如剖宫产、人工流产、子宫内膜炎等),可使子宫内膜在身体其他部位生长,即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这种异位的内膜在组织学上不但有内膜的腺体,且有内膜间质围绕;在功能上随雌激素水平而有明显变化,即随月经周期而变化。如正常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内,则发展为子宫腺肌症,是一种良性病变,发病率19%~62%。
子宫腺肌症是由于子宫内膜基底层深入肌层,并伴有邻近子宫肌层的反应性增生而引起的,以往又称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来研究发现,它虽在病理形态学方面与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相似,但在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对卵巢激素的反应等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已将其划分为一种独立的子宫疾病。子宫腺肌症好发年龄为30~50岁,主要临床表现为继发性、渐进性加重的痛经。
病理诊断标准:距内膜基底层以下至少1个低倍视野(大约2.5mm)深处的肌层中出现内膜腺体和间质,呈岛状分布,其周围有增生肥大的平滑肌。根据其生长方式分为弥漫型、局限型。由于检查手段所限上述疾病的实际发生率远较临床所见为多。少数腺肌症由于反复出血导致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可形成结节状或团块状的瘤样改变,称为子宫腺肌瘤。
随着MRI检查的快速发展及临床应用的广泛普及,使得MRI在妇科疾病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日益受到临床的重视,由于其显着的软组织分辨力、任意方位的断层成像及多种扫描序列互为补充,使得子宫腺肌症无处藏身,暴露无疑。文献报道MRI诊断子宫腺肌症特异性66%~91%,敏感性88%~93%,显着高于超声检查。T2WI可以清晰的显示子宫的四层结构(内膜、结合带、肌层、浆膜层),子宫内膜由宫腔向宫壁异位的通道会发生形态变化,该途径的结合带变模糊,子宫内膜基底部变毛糙。弥漫型:表现为子宫体积增大,结合带弥漫性增厚,厚度大于12mm,与正常肌层分界不清,其内可见弥漫性分布的斑点状高信号或低信号。局限型:子宫结合带局限性增厚,在T2WI上肌层内可以发现内膜岛呈斑点或圆点状高信号,散在分布,若岛内出血较多,则在T1WI上也呈高信号。
对于子宫腺肌症引起的顽固痛经,其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药物治疗;临床需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等综合因素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因此,明确诊断是治疗的前提,以往临床如超声检查阴性,往往需要宫腔镜来明确诊断,而MRI检查为子宫腺肌症的诊断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无创性检查手段,具有更高的组织对比和软组织分辨力,且不受肠蠕动、肠气的干扰,不仅能发现超声难以诊断的局灶性子宫腺肌症,准确的定性、定位,还能够清晰的显示肌层受累范围及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给予综合全面的影像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