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所的前身是解放初的东北工业研究所电机研究室。
1948年10月长春解放,我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业部(建国后改为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立即接管了国民党东北行辕管理的“东北科学院”(前身是伪满“大陆科学院”)。那里地处荒郊野外,解放前是国民党杂牌军的城防驻地,到处都是地堡、地雷、兵营、马厩。好端端科研基地被破坏成一片废墟:满地是破碎的化学试剂瓶和东倒西歪的枪支;书籍和刊物全部毁于战火,化为灰烬,只留下弯曲的铁架和酷似灰砖的书灰;不见人烟,一派凄凉景象。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业部接管该处后,于1948年12月将其正式改名为“东北工业研究所”。新中国的技术科学事业就在这样一个破烂摊上重建和发展起来了。
东北工业研究所电机研究室的创立
在东北工业研究所还是伪满“大陆科学院”时,曾设有“电气研究室”。接管时该室仪器设备损失90%,建筑物损坏20%,科技人员一个也没有。为了恢复研究室的建制,研究所领导从哈尔滨、吉林市调来一批大专生、高中生和招聘技术人员(包括技工),这些人员之中就包括了一批我所早期最主要的创始人。
经过寒冬几个月的艰苦奋战,1949年春恢复重建了电机、机械、矿冶、土建、有机、无机化学等研究室。电机研究室创业时共有20人,设有强电实验室、弱电实验室、配电室(负责全所供电维修)。1950年将配电室划出,增加了科技力量,又组建了真空管研究、自动化机件研究、高压研究、炭刷研制、电气测定研究等研究小组,开展科研工作。
电机研究室的早期创业者中,最后从电工所离退休的老同志有:朱尚廉、宋尚一、韩朔、张雨和、吴振华、那兆凤、胡传锦、陈首燊、孙荣富、万遇良、沈国镠、廖少葆(开始在物理研究室的X光组,后到电力研究室)。以上十二人是从1948年10月到1951年底前在电机研究室及到所工作的老同志。其中韩朔曾任电力研究室副主任,朱尚廉曾任电机研究室干事,万遇良曾任该室学术秘书。目前,胡传锦、陈首燊、孙荣富已于2006年先后辞世。
电工研究所就是“起源于”这个“电机研究室”,经过十年(1948~1958)不断孕育发展,最终成长起来的。
“电机研究室”早期的科研工作
电机研究室的发展迅速,十年科研工作大体上是三~四年就上一个台阶。从1949年至1952年基本上是重建、恢复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尽快开展科研工作,为恢复东北工业经济支援解放全中国服务。科研工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电工器材性能测定,主要是绝缘材料、磁性材料;
——重要电工装备的修复和电工仪表的修理;如为水利总局修复全国第一台流速检定车和为大连铁道研究所修复100万伏冲击电压发生装置及示波器等。
——研制电工新器件、新仪器,如电子管、避雷器的研制,线路故障探测器、极谱仪、超音波探伤仪的研制以及完成炭刷制造试验及自动温度控制试验等。
其中,避雷器、线路故障探测器和超音波探伤机的研制成功,为保障东北电网安全供电和提高机械制造业生产质量起了重大作用。以上三项获得东北分院颁发锦旗奖励。韩朔小组(高压组)在长春市第五届劳模大会时被评为先进小组。
此外,为配合恢复东北工业经济的需要,电机室进一步加强了电力系统的科研课题并做出成效。如串联容电器输电方法的研究取得成功,被证明对提高输电电压、增加输送容量有良好效果。
“电力研究室”时期的科研工作
1953年东北分院工作重点明确提出:“为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特别是东北地区重工业及国防工业建设的需要,必须大力发展……关于机械制造及加工、关于电力方面的研究工作,为筹建机电工程研究所打下基础。” 1954年10月18日正式成立长春机械电机研究所,将“电机研究室”扩建为电力研究室、自动化研究室和电子管研究组。1956年将自动化研究室、电子管研究组人员设备全部调出机电所,成为我院新建自动化研究所、电子学研究所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阶段科研工作主要结合国家实施第一个国民经济建设计划。电力研究室科研工作则主要是为东北电力系统服务,由保障电网安全供电,转向提高东北电力系统输电容量和调度水平上来。主要的科研工作有:
——输电线路串联电容补偿的研究,在国内首次应用获得成功。鸡密线采用后电压提高了10%输电容量估计增加一倍。
——我国第一台大型交流计算台研制成功,在东北电管局使用对东北电网的运行调度起了重要作用。
——绝缘性能的研究与工厂合作提高了产品质量并投产新产品。如:研制成功脉冲波层间绝缘试验仪,提高了电机产品制冷避免返工浪费。该项成果获得了分院嘉奖。此外,还研制成功电力电容器,质量达到苏联标准;改进几种电缆质量,成为国内首先投产的新产品等。
1956年国家制定《十二年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将“发电厂和电力网的合理配置与运行,全国统一动力系统的建立”列入国家重大任务,明确“建立全国统一动力系统”为电工科研的主攻方向,并提出五大中心问题,分别是:动力系统自动化与运行技术改进的问题、高压交流远距离输电问题、高压直流远距离输电问题、巨型电机电器的设计制造和电气传动装备新发展的研究等。
电力研究室在上述中心问题中,承接了十二个研究课题,标志着电力研究室进入到能承担国家重要科技任务的新阶段。《规划》对1957年研究工作的主要要求是:“掌握系统运行新技术,包括暂态过渡的问题、中央调度、自动调频和继电保护,以及东北电力系统的运行。”并指明由电力部、科学院负责。1956年10月,机电所制定了“电工部分1957年计划及长远规划草案”,明确了电力研究室今后主要围绕着我国统一动力系统的建立和主要设备制造中的理论性、综合性科学问题进行研究。具体拟就从高压工程、大型电机、电力系统、直流输电、电力系统自动化与继电保护等五个方面开展科研工作。
为此,电力研究室加强了实验室建设。高压实验室基建增至3500余平方米,其中高压大厅增至2300余平方米,并向东德订货进口2500千伏冲击电压发生装置成套大型设备。此外,还建立了电力系统动态模型实验室、仪表实验室、交流计算台实验室、电力系统自动化与继电保护实验室等。
有了这些基础保障,电力研究室于1958年7月迁京后,立刻就组成了高压研究组(室)、电力系统研究组(室)、自动化研究组(室)、仪表研究组(室)、和大型电机研究组(室),并能立即继续进行研究工作。
电工研究所的早期筹建工作(1953年~1958年7月)
早在1953年,机械电机方面的科学家就曾提出:“……动力也是一个复杂的技术科学,目前我国还未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将来动力必然要大力发展的趋势下,建议科学院要考虑这个问题,是否要最近几年即开始动力研究所将来建所的筹备工作。”东北分院1953年工作重点中要求“为筹建机电工程研究所打下基础”。1954年院领导决定在长春综合研究所机械、电机两个研究室的基础上筹建机械电机研究所。
1955年,随着中苏两国科学院合作的不断深入,筹建电工研究所被列入中苏两国科学院合作项目内容之一,进一步促进了电工所的筹建工作。1955年5月苏联科学院访华代表团成员院士、电工所所长科斯钦科来访;1956年苏联科学院通信院士、动力所副所长鲍波柯夫作为参加制定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顾问,来所参观访问;1957年9月中国科学院苏联专家总顾问拉扎连柯教授来所参观访问,强调中国科学院设立电工研究所的重要性,提出:“如果放松了电工方面研究工作的开展,势必将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建设任务。”
1957年春中国科学院组织访苏科技代表团,原机械电机研究所副所长夏光韦、韩朔等参加出访;苏联科学院动力所、电工所的科学家们也曾到中国科学院访问,对加强电工科学研究工作提出建议。1957年第四季度,中国科学技术代表团和中国科学院代表团赴苏商谈两国科学技术合作问题。在中苏两国科学院合作项目中就有“帮助中国科学院建立机械研究所”和“帮助中国科学院建立电工研究所”两个项目,帮助我们培养了一批科研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机电所先后派出15人去苏联科学院留学、进修(相当于现在的访问学者)。回国后一直在电工所工作到离退休者有:韩朔、胡传锦、谢果良、谭作武、江云、秦曾衍、韦文德、蔡养甫等。另外,还有外单位派出的留苏人员,回国后来我所工作的有:杨昌琪、严陆光、王协时、游本章等。
与此同时,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大环境也对电工领域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1953年,中国科学院为了积极支援国家第一个五年经济建设计划的实施,提出了“科学研究首先为解决重工业建设所提出的科学技术问题服务”的方针,明确指出:“技术科学方面,各所应以解决矿冶、煤炭、石油、机械动力……等方面的问题为主……”。1956年,国家制定了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在规划纲要中,将“发电厂和电力网的合理配置与运行,全国统一动力系统的建立”列入了国家重要科学技术任务第21项,电工所的筹建有了最权威的依据。
1956年,机电所又进一步明确提出:“将电工部分由机械电机研究所分出,单独成立电工研究所”的计划。1957年10月,机电所电工方面的学术委员正式向科学院提出了“关于筹建科学院电工所的几点初步意见”的报告。报告中写道:“建议科学院单独成立电工所,在干部设备方面机械电机研究所积极支持,1959年建所于北京。”
1958年4月30日,在贯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的形势下,中国科学院通过在北京成立电工研究所筹备委员会,报送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并于1958年7月26日获得批准。1958年8月2日,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下达通知,正式成立电工研究所筹备委员会,主任林心贤,比原来预计提前了一年。
国务院规划委员会正式批准成立电工研究所筹备委员会后,机电所将原电力研究室和电加工研究组的科技人员等共67名调至电工所筹委会,其中包括党政管理干部及技术工人20名,拨来图书3千余册,期刊合订本1千多册,以及875件(套)仪器设备,为筹建电工所及搬迁至北京立即开展科研工作创造了必要条件。
随着国家综合开发利用长江资源、建设三峡巨大水电工程日益提上日程。1958年6月召开了长江水利枢纽工程科学技术会议,林心贤、吴振华、沈国镠、廖少葆等同志承接了国家重大三峡动力系统中的电工科研任务十七项。电工所的筹建工作与承担三峡电力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科学技术任务结合了起来,并获得了同步发展,从而开辟了我所创业的新历程!
参考资料:
1、 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业研究所概览(一) 佟城
2、 长春机械电机研究所概览 朱尚廉、孟永德 发表于《院史资料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