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会成员
主  任:张福宽
编  委:丁明仁 刘志凤 马衍伟
     宋   涛 孙鸿雁 王海峰
     许洪华 邢建平 张和平
     (按姓氏拼音顺序)
主  编:张和平
责  编:徐小杰
美  编:丁玛丽
 编辑手记
写在改版前夜的话   新的一期《新电气》就要和读者见面了。它很新,在走过了四个春秋后,它重新披上了新装。   在过去一千四百个日日夜夜里,它严正以待,跟踪了研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记录了科研人员探求真理的思想轨迹,展示了…… 详细内容 >>
 
 联系我们
 

邮件:xuxj@mail.iee.ac.cn
 







 
  专题报道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2006年度总结报告/ 肖立业
作者:肖立业  日期:2007-08-07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  【字体:
 

    2006年是国家“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实施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院知识创新工程三期工作的开局之年。全所上下,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把握科技前沿及发展趋势,以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为中心,不仅圆满完成了一批具有重大意义的科研任务,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显示度强的科研成果,做出了创新性贡献,而且积极参与国家科技计划的制定和科技任务的争取与落实,谋求我所进一步的发展,为“十一五”科技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开端。
 
一、     全所基本情况
我所在编职工31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49人(其中研究员24人、副高级62人),专职管理人员25人,工人38人。另有离退休人员离休干部26人、退休人员340人。
全所到位经费总额为13609万元,比2005年增长37%。全所资产总计由2005年的24888万元增加到34605万元。全所负债总计14187万元,资产负债率40%。
2006年,我所在研的科研课题总计118项,其中: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21
2)    973课题(参与):      4
3)    863课题:          20
4)    攻关/支撑课题:       3
5)    GFJG课题:         14
6)    企业委托等横向课题:     34
7)    地方政府委托课题:      2
8)    院创新项目课题:       4
9)    国际合作课题:        13
10) 百人计划课题:        3
 
二、     主要科研进展与成果
1、主要研究成果
 
可再生能源技术:1.5MW双馈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控制系统及变流器研制成功,并替代国外机组的电气控制系统,在玉门风电场并网成功运行,这是目前国内第一台变速恒频风电机组控制系统及变流器配套整机并网运行。750kW风电机组控制系统产品样机研制成功,并在新疆达坂城风电场并网运行。1kW碟式斯特林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系统的研制完成,并成功地进行了发电实验。直径10m直径多碟式聚光器,可配备10kW斯特林机组成发电太阳能发电系统。
蒸发冷却技术针对三峡840MVA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改造工程,完成SIEMENS和ABB两套定子线棒模型的安装调试、计算机仿真分析、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标准与规范的制订。与此同时,开展蒸发冷却变压器关键技术的研究,先后与两家国内中大型企业签订了“110kV蒸发冷却变压器样机研制和产业化”研究课题。
 
强流脉冲技术:完成了DWA新型加速器的概念设计;高频电源技术又上了新台阶,研制的充电机在2MJ系统的运行中得到了考验和经验,为联合实验得到满意的结果做出了贡献。基于强流脉冲的电磁发射技术方面,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单极永磁磁体系统,该永磁磁系采用直线式圆柱型准Halbach结构,可使系统结构更为简单,而且具有更好的经济性。
海洋溢油电磁流体分离回收技术研制成油水混合状态下磁流体分离回收技术的数值模拟和试验装置,2006年10月与日本神户大学合作,完成了10T 条件下油水混合的磁流体分离回收技术原理性试验,取得了许多具有学术价值的实验数据,为今后该技术的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电动汽车控制技术:纯电动客车电机驱动系统可靠性与耐久性考核研究工作,于2006年12月29日顺利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所完成的交流电机系统在北京121线路公交车上经过车载路试考核,已运行1.6万公里针对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的要求,先后研制成EVD-IMS160W(I)型风冷电机驱动系统和EVD-IMS160(II)型水冷控制器,并通过了电磁兼容实验,取得了认证报告,有关系统已用于奥运示范用样车。电动汽车总线系统抗电磁干扰能力测试的研究,确定了电动汽车主要电磁干扰的幅值和频率范围、CAN总线抗电磁干扰能力的测试方法,相关成果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验收。
直线驱动技术:完成了上海1.5公里高速磁悬浮试验线牵引供电系统、测试系统和控制系统的研制、施工和调试工作。牵引控制系统的低功率变流器拖动悬浮架与运控系统成功通过接口调试。在直线电机轨道交通车辆技术研究方面,完成了大功率直线牵引电机设计软件的编制,并完成大功率直线牵引电机和牵引变流器的设计工作,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牵引控制系统初样机的研制和试验。
超导电力技术:继续开展高温超导限流器、高温超导电缆和高温超导变压器的并网试验运行研究工作。截止到2006年11月底,高温超导限流器的并网运行时间超过6500小时、高温超导电缆并网运行超过7000小时,系统无自身故障,表明自主研发的技术达到了实际应用的需求。同时,1MJ/0.5MVA超导储能系统的研究开发取得了重大进展,系统的关键部件已经完成调试工作。
MgB2超导带材研究采用多种掺杂物质对MgB2进行了掺杂处理,进一步提高了掺杂MgB2超导带材的性能,带材的性能达到了国际最高水平,有关研究结果形成了多篇高水平的论文。
超导磁体技术:研制成多均匀结构的4T传导冷却的超导磁体系统,并通过了国内专家鉴定,提交用户使用。研制成功大口径传导冷却的超导磁体系统,可提供的最大磁场为4T。与此同时,完成了我国第一台固态氮保护的高温超导磁体系统。在大型超导磁体系统的数值仿真方面,结合韩国KSTAR和中国HT-7项目,所开发的分析和设计软件可以用于TOKAMAK磁体系统的设计分析。
 
   生物电磁学工程:针对趋磁性细菌中磁小体的起源、功能和应用,进行了外磁场对趋磁性细菌生长及磁小体合成的影响研究,开展了磁场处理对趋磁细菌的表达差异寡核苷酸芯片研究。在电磁场对ATP合成酶的影响研究方面,完成了光合细菌F0F1-ATPase的提取;通过实验,发现磁场对F0F1-ATPase的作用具有频率的窗口效应;随着磁场强度的增高,磁场效应也增加。开展斜位三电极注入电流磁共振电阻抗成像研究,通过单电极的电流注入,获得了MRI电流密度图像,证实了MRI方法对电流产生的相位变化的高敏感性。
微纳加工技术:完成多功能电子束曝光系统的样品台制造、电子学系统安装等项光工作,进入设备的总装和调试阶段。在细胞的扫描探针显微镜方面,已经完成了基本功能的测试和系统平台的调试。先后完成了电子学系统的改造和软件升级,完成了全自动扫描和高速扫描两种原子力新型工作模式的探索。与中国盲文出版社合作,利用生物芯片点样仪技术研制的新型盲文点胶印刷系统,为盲文印刷开辟了新天地。在三维微结构高能束加工中纳米精度创成原理研究方面,完成了双光子微纳加工系统的改造和完善,通过提高物镜数值孔径的方法达到了单点直径小于300nm的加工分辨率。
   MEMS技术:研制完成并实现国内唯一的“光伏MEMS微能源与传感器网络节点集成的自治微系统”。所研制的温差电池、光伏电池、能源管理子系统将在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得到实际应用。同时,实现了将光伏MEMS微能源与传感器进行片上集成。
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提出了微型电网电压稳定判据;研究多种故障电流计算方法,并提出适合微型电网的故障电流计算方法。在微型电网供电质量方面,提出了微型电网的渗透率、刚性率与供电电压变化与扰动关系。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一个发电节点的独立运行、并网运行和发电节点同时补偿谐波的试验。
   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利用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开展动态电压恢复器(DVR)的研究,针对200 kVA的DVR实验系统,完成了控制单元、储能单元、DC/DC单元、输出逆变单元的调试,并进行了接入电网的任意相位电压跌落的补偿实验,实验性能基本符合预期。
 
2科研任务落实
2006年,科研项目合同经费总数达到1.8亿元。其中,争取国家“十一五”863计划16项,总经费达到7918万元;落实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项,总经费2945万元。同时,抓大不放小,重点项目与探索项目并重。获得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共计8项,涉及数理学部、生命学部、工程与材料学部和信息学部,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表明我所在前沿交叉领域的研究有了良好的发展。
项目来源
项目数量
合同经费总额(万元)
国家863计划
16
7918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2
294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
246
院创新项目
2
800
地方政府
1
2000
横向合作
8
2280
JG项目
7
1850
总计
44
18039
 
 
3、国内国际合作交流
在北京市科委支持的下,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项目得到地方科委2000万元的资助,将在延庆建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实验基地。与江苏林洋新能源公司签订了成立联合实验室的协议,双方将在高效太阳电池产业化方面进行长期的合作,江苏林洋公司将提供总共165万元人民币的经费用于支持双方的合作。
与中电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北海银河高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推进蒸发冷却变压器样机研制和产业化。与哈尔滨泰富电气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系统,拨款1000万元已经到位。
在中国科学院与商务部共同建立的科技援外框架下,我所科研人员于2006年5月对阿塞拜疆科学院等单位进行了访问,并就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进行了考察和交流。中德财政合作项目“西部太阳能村落电站”按照计划实施,已建成64个电站,投入运行。为德国Solar Millennium公司和内蒙古提供咨询服务,促成在内蒙古进行太阳能热发电可行性研究合作。该合作协议在中德高科技论坛会上,两国总理的面前获得签署。
 
4、论文、专利、标准与专着
全所发表论文435篇(增长26.5%),其中EI论文88篇,SCI论文31篇。近年来,我所的SCI/EI论文不仅在数量上实现了连续数年的高速增长,在论文水平和质量上也有了显着的提高。发明专利受理数量为84项,实用新型专利受理数量为3项,国际发明专利受理为1项,总计88项。得到1项国际发明专利受理表明我所的专利申请有了质的飞跃。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为9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量为13项,总计22项目。另外,有计算机软件着作权2项。

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电动汽车技术、超导技术等方面,我所主持和参加了4项国内行业标准和2项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出版专着2部:顾文琪等着《聚焦离子束微纳加工技术》,刘国强编着《医学电磁成像》。同时,我所主持并进行了《电气工程大典》中第七卷《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和第《超导电力技术篇》以及《电工新技术篇》的编写工作。《材料工程大典》中的《超导材料》篇,我所撰写了《超导电力应用》,已经于2006年正式出版。

 
三、     党建与创新文化建设
2006年是知识创新工程进入三期的开局之年,所党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院党组和京区党委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中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服务大局,积极营造良好科技氛围,确保了各项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确保了知识创新工程三期的顺利开局,较好发挥了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
1、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确保思想道德纯洁。牢牢把握工作定位,始终把引导职工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立正确人生追求、树立良好思想道德放在特别重要位置,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用上级指示精神统一思想,深入搞好思想教育,开展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参观等多种活动熏陶。
2、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形成坚强领导核心。把加强班子自身建设,树立领导干部良好形象,全面提高领导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研究所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抓,通过认真组织中心组学习、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党委工作考评等工作,增进了班子的团结和谐,提高了班子的整体素质。
3、加强党支部建设,打牢基层组织基础。充分认识党支部在科技创新和研究所全面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加强党支部建设作为2006年度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认真须知支部换届改选,指导支部抓好经常性工作落实,加强发展党员和支部工作考评工作,党支部作用明显增强。
4、加强创新文化建设,营造和谐内部关系。坚持把创新文化建设作为知识创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紧紧围绕知识创新工程的总体目标,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努力创造适应高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学术环境、管理环境和园区环境。加大创新文化传播力度,改版网站,加强网络管理,创办所刊,编撰所史,抓好创新案例编写工作。积极满足职工合理需求,采纳职工合理化建议;积极开展“三优”科技创新团队创建活动。
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认真贯彻中纪委六次会议和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院监审局、京区纪委年度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本所实际,充分发挥纪委的职能作用,积极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积极推进惩防体系建设,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大力推进所务公开,严格重点防范。
6、加强群众统战工作,打造良好科研环境。认真贯彻落实京区党委《关于加强京区党委的群众工作的指导意见》,围绕促进科技创新,抓好统战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积极为群众组织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发挥群众组织在民主管理、参与决策中的作用,支持工青妇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较好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
 
7、加强对离退休老同志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作用。按照“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目标要求,健全工作组织,丰富老同志文化生活,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充分发挥老同志在创新文化建设、编写所史等方面的工作。
 
四、人事教育管理工作
1、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根据所的发展和科研的需要积极组织招聘,2006年我所通过择优招聘共接收新入所人员33名,引进的王银顺研究员入选院“百人计划”。接收入站博士后5人。
重视科研人才的培养,全所职工参加各类研讨、讲座和学术会议共有500人次。8人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位。本年度1人被聘为研究员,另有7名专业技术人员被聘任为副高级研究人员,10 名同志聘任为中级专业技术岗位。
积极支持地方工作,选派2位科研人员在安徽任职,熊楠继续在亳州任科技副市长,魏学宁于4月到铜陵市任科技副市长。接收西藏挂职干部洪亮继续挂职一年。
2、工资福利管理
根据院科发人教字[2006]366号文的精神,我所进行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在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分别召开了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宣讲大会,认真做好工资套改工作并从2006年7月1日开始补发。本年度修改了岗位津贴发放办法,对职工的岗位津贴进行了调整。
6月份起职工工资正式切换至ARP系统发放。对全所正式职工、离退休、博士后、在读研究生、临时聘用、遗属等九类人员的工资分类进行调整和发放;实现了工资数字化查询,方便了职工和研究生。
以人为本,关爱人才。为骨干办理了就医绿色通道。按照所“职工疗休养管理办法”,安排职工参加疗休养活动。为青年科技人员解决夫妻两地分居困难。从7月起参加北京市工伤保险,为职工福利社会化又推进了一步。
2、       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
积极做好招生宣传,争取更多优秀生源。经研究生院统计,2006年在全院102个博士招生单位中,我所博士招生优良生源率81.25%排序为43位。在110个硕士招生单位中,硕士招生优良生源率86.67%排序为24位。
在逐步稳定招生规模的同时, 更加重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并开展了系列活动。分别举办了研究生、导师座谈会;组织研究生进行培养工作问卷调查。制定出了提高培养质量措施。邀请国外高校教授来所为博士研究生讲授“现代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电磁场选论”课程,使研究生受到国外同类专业同等水平的基础知识的教育。
申报参加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06年的学科评估工作。国家学位评估中心对我所春季毕业博士论文抽查(徐绍辉)评审获得优秀。2005届白烨的博士论文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并获得院20万元科研启动专项资助金。其指导教授为余运佳、王秋良。获得教育部“吸收国内高校博士生访学”项目的资助1人。项目名称为“微纳米仿生结构在能源中的应用”。
积极组织毕业生参加就业“双选会”,做好毕业研究生就业派遣工作,毕业研究生就业率达到98%。
4、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
关心离退休人员,注意发挥离退休党支部的作用,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关心和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逢年过节走访慰问年老体弱的离退休人员。今年是红军长征70周年纪念,看望慰问了老红军家属,并代表所里送去了慰问金。
发挥离退休党支部及离退休自我管理小组的作用,组织京剧班、合唱团、柔力球队、乒乓球、舞蹈队、门球队、书法组等兴趣活动小组,为30名年满70-80整岁的老同志过集体生日,使老同志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党的温暖。
门球队参加北京分院离退休服务中心举行的比赛获得第一名。柔力球队参加北京第七届老年人比赛获第一名、京区老年人柔力球三项表演奖和组织优秀奖。
 
五、财务管理工作
1、加强管理制度,顺利完成财务核算新旧系统转换工作
为促进管理创新,积极推进资源配置、公共事务管理和财务管理规范化。在建立新型的研究所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使我所的综合经济实力显着提高,各项工作不断向前推进。按照ARP的上线要求,2006年调试使用新的财务核算系统。于当年6月正式开通我所网上报销管理系统。为运行顺利,2006重新制定了部分财务管理规定。(包括ARP固定资产管理办法、ARP综合财务管理办法、ARP网上报销程序等一系列管理规定)
资源配置方面,由所长、专家组成规划发展领导小组进行总体规划。建立所长基金,支持实验室建设和前沿探索,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2、财务状况良好,资产总量不断提高
截止2006年12月31日,电工所资产总额34,605.04万元,比2005年末的24888.04万元增长了39%;负债总额14,187.04万元(其中合同预收款13,809.18万元),比2005年末的8221.02万元增长了73%,主要是争取的课题经费预收款出现大幅增长,合同预收款净增加5633.36万元,占全部负债净增加的94%;净资产20,418.00万元,比2005年末的16667.39万元增长22.5%
3、摸清固定资产的基本情况,合理调配使用闲置固定资产
2006年10月,完成对课题组固定资产仪器设备的清理和检查,对各组闲置的仪器设备采取登记备查。
对工程性项目购买的仪器设备,加大管理力度,用于现场的仪器设备,采取按项目预算书中约定,进行登记核对,接收方签字验收。
积极推进仪器设备处理的市场化,对大型变压器的处理和变卖程序实行公开招标出售,提高价格同时增加透明度。
4、配合国家政府采购工作,加强国内、国外订货合同的管理
配合治理商业贿赂,对政府采购工作进行专项培训,加强合同管理力度。2006年,办理了进口免税、付款、到货、接运、验收、安装调试、核算、建档等一系列管理。
 
六、行政、安保及其它工作方面
1、搞好会务保障。办公室先后圆满完成了全所总结大会、职代会、新年联欢会、基建项目验收、ARP项目验收等大型会议和活动的组织承办任务,并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完成了院领导来所调研的组织保障任务。规范日常工作秩序,严格印章、介绍信的使用管理。认真开展公共事务管理贯标工作,公共事务管理不断规范化、制度化。
2、严格安全防范措施。开展经常性安全教育,普及防盗、放火、安全生产及交通安全常识,强化职工安全意识;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元旦、春节、五一、十一、“两会”等重要时节的警卫值班;采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加强易发案部位和重点防火部位的防控;加强经常性安全检查,组织了消防灭火演练,对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
3、做好基建维修和“五费”收取工作。完成了电工大楼改造项目和电气工程楼建设项目的专家组验收工作;完成了园区绿地修整、垃圾清运和所内部分建筑的维修改造;对全所的房、水、电、暖、电话费收取办法和标准进行了规范,减少不合理开支。
 
七、表彰先进
1.团队
Æ    “高温超导限流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研究”分别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Æ   “75高温超导电缆的研制及并网技术”获甘肃省白银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Æ    “RCDZ蒸发冷却电磁除铁器”项目获2006年地市级科研成果二等奖。
Æ   所党委获京区党委“2006年度党务工作创新奖”一等奖;
Æ   蒸发冷却技术研究组获北京分院2005-2006年度创新文化建设先进团队
Æ   所工会获院基层工会年度工作三等奖。
Æ   我所被评为2006年度海淀区献血工作先进集体、中关村街道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
Æ   2006年度所突出贡献团队
    新能源发电技术研究组
    磁悬浮与直线驱动技术研究中心
    超导磁体及强磁场应用研究组
2.个人
Æ   王秋良研究员被国家七部委批准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Æ   在站博士后李建林荣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金;
Æ   顾国彪院士获第三届中国科学院创新文化建设先进个人和北京分院创新文化建设先进个人
Æ   2006年度所突出贡献个人
    顾国彪
    马衍伟
    王志峰
Æ   2006年度所先进工作者:
王 珏、王晓新、韦统振、方光荣、刘 钧、刘建华、李 杰、李 明
李 斌、李 鑫、张国强、赵保志、赵栋利、赵彩宏、俞妙根、秦 洁
徐正国、殷伯华、葛琼璇、戴少涛
 
八、结束语
创新二期和“十五”期间,我所科技竞争力不断上升,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在我院能源基地建设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院内的地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我所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十一五”开局阶段,全所职工共同努力,积极参加国家科技计划的制定,积极推进知识创新工程三期阶段的工作部署,合理调整科技布局,优化配置科技资源,不断完善创新机制,强化建设科技队伍,在争取各种科技项目的过程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落实了一批重要的科技任务,在开局之年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开端。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楚认识到,我所在核心技术攻关、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及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与一流的研究所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是,只要我们理清思路、看准目标,并为之持续不断地努力,继续坚持“团结凝聚、开拓进取”的精神,在保持战略高技术领域的优势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基础性、前瞻性和交叉性研究,我们就一定在能源与电力安全技术领域做出更多的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在电气科学前沿交叉领域起到引领作用并做出更多的创新性贡献,我门一定能够在“十一五”和创新三期阶段使电工所的各项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取得更大的成绩!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2002~2006 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条六号 技术支持:中研网
邮政信箱:北京2703信箱 邮 编:100190 研究生招生电话:010-82671389 传真:010-62560904 E-mail:office@mail.iee.ac.cn
0.33824300765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