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3月1日上午,我所在电气工程楼报告厅召开了2006年度总结表彰大会,全体职工及研究生、离退休人员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所长朱美玉主持,副所长肖立业代表所领导班子作了2006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党委书记马淑坤宣读了表彰决定,所领导为获得2006年突出贡献团队、个人和先进工作者颁奖。所长孔力发表了题为《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努力使全所工作获得跨越式发展》的讲话。现摘录报告和讲话的主要内容,以飨读者。
——在2006年全所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孔 力
2007年3月1日
同志们:
一年一度的全所总结大会是我们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安排今年全所工作的重要会议。刚才肖立业副所长就2006年全所的工作作了全面的总结,在2006年全所科研第一线和科研管理及服务岗位上努力拼搏、取得优异成绩的三位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和20位优秀职工以及三个所突出贡献团队获得了表彰。在此,我向这些获得表彰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他们以及向在2006年努力工作的全所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2006年我们取得的主要成绩
2006年,在全所同志们的努力下,电工研究所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成绩可以归纳为如下几条:
1、 经过持续的发展战略研究,所的研究方向和重点更加明确;去年全所新成立了“太阳电池技术研究组”、“强磁场应用技术研究组”和“可再生能源培训中心”三个新的研究机构,研究所的机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各研究组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主要发展方向和研究领域,明确了“十一五”争取各项科研任务的奋斗目标。
2、 2006年我所在研的科研课题总计118项,我们在“十五”期间承担的一大批重要科技任务已全部完成,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电工科技事业做出了新的重要贡献。
3、 2006年,全所共发表论文435篇,其中EI论文88篇,SCI论文31篇。2006年马衍伟研究员和他的团队在美国《应用物理快报》(影响因子4.13)上发表了关于强磁场极端条件下新材料合成的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好评。这是电工研究所在高水平基础性研究工作方面的一个突破,他本人也因此获得2006年电工所突出贡献奖。
4、 2006年,全所申请并被受理的专利总计88项,其中发明专利84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全年共获得专利授权22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另外,有计算机软件着作权2项。近年来,我所在发表SCI/EI论文和申请专利方面,不仅在数量上实现了连续数年的高速增长,在论文与专利的水平和质量上也有了显着的提高,表明我所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5、 在争取“十一五”各项科研任务方面取得良好成绩。截至2006年底,全所共落实各种“十一五”科研项目44项,合同经费总额1.8亿,其中获得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项,涉及数理学部、生命学部、工程与材料学部和信息学部,资助金额达到了246万元。
6、 在科研实践中培养锻炼了一大批将帅人才,科研队伍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攻关能力不断提高。
7、 在创新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2006年对所网站进行了全面改版,新的网站已于2007年起正式运行;完成了所刊《新电气》的创刊出版工作,第一期已于2007年1月1日与全所职工见面;启动了所史编纂工作等。团结凝聚、开拓创新,献身科学、求真务实等精神越来越深入人心,形成了电工所创新文化的鲜明特色。
二、电工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十五”期间,在院知识创新工程的鼓舞和支持下,全所同志们努力拼搏,使得电工所的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不管是在科学院内还是在电工科技界,电工所的实力以及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我们的学术声誉和地位不断提高。2006年电工所在争取任务方面的成绩也为整个“十一五”的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全面、深刻地总结电工所过去几年的工作,我们也的确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不足和缺点。主要有:在基础性研究方面,电工所所承担的基金和“973”项目的数量和规模明显不足,反映出我们的工作不够深入;从全所来看,近几年的研究项目比较多,研究经费也还比较充足,但所取得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还不够多,由电工所主导的重大集成创新项目和成果也不多,在这方面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近几年我们获得的国家级重大奖项少;我们所为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服务的项目和规模和我们所具有的潜力来比,显得还很不够。
全所同志们在创新三期和“十一五”计划的科研活程中,要准确把握电气工程领域和相关交叉学科的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瞄准能源和交通领域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的重大战略高技术需求,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性研究,加强核心技术基础上的高技术集成创新,是电工所的研究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进步做出重大贡献。
三、采取切实措施,在创新三期取得更大进步
在去年底召开的2006年所务会议上,与会同志们围绕今后电工所的发展战略、学科布局以及如何在创新三期中进一步推进改革,促进全所发展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大家认为电工研究所应抓住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的机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所的全面发展,这些措施主要有:
1、 根据所的发展战略做好学科布局工作
电工研究所近几年工作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做好发展战略研究,用全所的发展战略统一认识,协调行动。创新三期,全所要围绕“一级学科、两大领域、三个替代、五个探索”的发展战略做好全所的总体学科布局,紧紧围绕能源和电力安全以及电气科学前沿交叉两个领域开展全所的科技活动。
能源和电力安全领域是“十一五”期间全所科技工作的重点和主要支撑。我们要认真组织和动员全所有关科研力量,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新型电力技术、现代电气交通技术等方面,努力做出重大科技贡献。
电气科学前沿交叉领域的研究工作是未来新的发展方向和学科生长点。所将积极鼓励电气工程学科同物理学、材料科学、纳米科学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交叉,积极鼓励新的科学思想和原始性创新。
2、 适时进行必要的组织结构调整
根据所的发展战略和全所的科技布局,对全所研究机构的设置和研究方向进行必要的调整。整合资源,不断部署一些具有前瞻性研究领域和新的学科增长点。适时组建一些新的研究单元,比如分布式电力、新型电力储存技术、电力节能等,及时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高技术需求,敏锐把握电工科学的发展趋势。
对于同所的发展战略联系不是很紧密,自身发展又比较困难的研究机构,应该及时进行调整。
3、 加强学科建设,强化优势学科和研究领域
在三期创新的推动下,以我所四十余年的学科建设和学术积淀为基础,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应用超导技术、生物电磁技术、大型电工装备的蒸发冷却技术、电机分析及控制技术等3~5个学科方向上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成为我国该技术领域在国际上的最主要代表。
4、 加强基础研究,强化核心技术积累
各研究组不仅要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主要研究领域,还要注意核心技术的积累,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性创新。各研究组要加强对面上基金和重大、重点基金项目的申请,每位副高级以上的研究人员都要注重牵头申请基金项目。研究所的重点是抓好科技部“973”项目的申请和相关组织工作,也要组织协调好各研究组的重大、重点基金的申请工作。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市的电工所的基础研究工作上一个较大的台阶。
5、 加强重大集成创新工作,争取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
要注重加强战略高技术研究工作的系统性,注重在核心技术基础之上的系统集成创新,提升系统集成的层次,争取在三峡超大型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太阳能热发电示范电站和直线驱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
积极认真组织已经完成的重要研究工作申报国家重大奖项。
6、 加强前沿探索研究,鼓励原始创新
鼓励以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开展前沿探索性研究。前沿探索研究可以采取多种更为灵活的组织方式,研究所将以所长科研发展基金的形式支持各研究组内的探索性研究,同时研究所也要继续办好前沿研究部,搭建全所共同的前沿探索研究平台。在前沿交叉科学领域方面,以学科建设为中心,重点开展电气科学前沿及其与生物、信息、材料、物理、纳米科技交叉的核心技术和基础性问题的研究。
7、 实验室建设
全所要进一步加大实验室与装备建设的投入,全面加强专业实验室和研究平台的建设,使实验室具备世界先进的实验手段。
研究所的重点是通过优化、整合,建立所的重点实验室体系。组建可再生能源发电实验室,争取将其建成国家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或者成为可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电力电子与与电机控制、应用超导技术、生物电工技术、应用强磁场、国防电工技术等方面,希望都能通过优化整合,逐步建立一些所的重点实验室。要积极探讨和优化实验室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使得这些所的重点实验室成为所内的开放和公共研究实验平台。争取逐步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或者院级重点实验室。
在建设国家及实验室方面,全所“十一五”的目标是建设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至少再建设一个院重点实验室,争取(联合)建设一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8、 强化公共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通过合理地整合配置全所的书刊、情报、信息、网络和仿真计算资源,完善电磁场的仿真手段,建立多场作用仿真条件,为各类研究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建立电工研究所信息中心,集成科技支撑能力,实现信息与资源共享,促使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效、便捷和规范化,有效增强我所的知识创新能力。
配合实验室建设,培养、锻炼一批具有高水平专业技术技能的公共技术支撑人员,重要岗位要求持证上岗。为科研任务饱满、体量较大的研究单元负责人或学术带头人配备具备较高学术水平和专业素养的秘书,使他们从繁杂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得以专心致研。
9、 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国家研究所制度
创新三期要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和完善适应国家研究所创新研究与发展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改革科研组织结构和机制,以科技创新的绩效管理为突破口,加强所及调控能力,克服科研组织模式中的分散和自我封闭倾向。
适应财政预算改革积极探索研究所各项支撑条件的新模式。逐步完善科研和管理工作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法,探索和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
积极探索研究所和所内科研单元的运行模式,同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其它单元初步建立竞争合作、互补互动、协调发展的良好关系。争取在“十一五”和创新三期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
10、 科研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全所各级各类人员将全面实行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并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管理。全所继续实行两级聘任制度,各研究组要根据所制定的聘任原则和管理制度搞好科研队伍的建设,继续鼓励各研究组根据所承担任务的需要聘用项目聘用人员。
坚持在科研创新实践中造就领军人物,培养尖子人才。将结合本所主要研究方向,为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科研水平的杰出人才提供创新实践、施展才华的平台。创新三期要特别注重优秀青年科技人员的培养和使用,在重大科技创新活动中培养科技尖子人才。打破年轻人成长的瓶颈和限制,使他们能够充分施展才干。
根据所的发展战略和需要认真做好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工作,结合创新基地建设,平均每年招聘“百人计划”1~2人。做好人才招聘计划,努力提高人才引进质量,并帮助他们尽快发挥作用,取得优异的创新成绩。
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抓好研究生课程学习,聘请国外同行为博士研究生教授课程,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切实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使本所在全国电气工程学科评估中名列前茅。
11、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营造科技创新氛围
在三期知识创新工程中,创新文化建设主要侧重于价值理念和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着力构建优良的创新文化生态,营造以人为本、创新为魂、追求卓越、宽松和谐的研究所文化环境。
必须加强科研人员的献身科学、追求真理的价值观,强化科研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自觉服务国家,造福社会。要完善激励评价制度和福利体系,推进员工职业生涯设计,激发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增强研究所的凝聚力。建立和谐的研究团队,形成分工合理、善于协同、友好竞争的团队精神。
建立多渠道、立体的宣传网络,通过电工所所刊和网站等树立我所良好的形象,扩大社会影响。
12、 加强实质性国际合作,扩大研究工作舞台和国际影响
创新三期,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广泛开展实质性国际合作。密切与国际科学界的联系,关注世界科技前沿的最新动态,拓宽科技人员的研究视野,全面融入国际科技活动。
积极认真办好有我所承办的重要国际会议,如 2007年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太阳能大会等。积极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参与所的研究工作和发展方向的研讨。积极鼓励我所学者在国际学术组织的任职。
在空间磁体技术的研究、生物电磁工程研究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研究等方面积极开展与国际前沿科学家团队的合作,积极参加国际科技合作支持的科研活动。
13、 加强与国家创新体系各单元合作与联合
进一步扩大与大学、企业和地方的合作,与全国科技界共同探索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的道路,完善国家创新价值链条。
加强与国家重点研究型大学和研究院所的合作。争取与清华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等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包括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等方面开展合作等。合作培养研究生,共建一批伙伴研究小组,并逐步发展成联合实验室。
加强与国家骨干企业和大型科研机构的合作。进一步加强与上海电气集团、新疆金风公司、山东皇明太阳能集团、冶金自动化研究院、哈尔滨泰富电气公司等国家骨干企业和大型研究机构的战略合作,争取共建一批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共同攻克船舶电力推进、超导电力和新型轨道交通等产业化的瓶颈,优势互补,双赢发展。
加强与地方的合作紧密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的科技需求,积极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
同志们:今年是电工所的换届年,本届领导班子将于今年三月任期届满四年,所领导班子换届完成之后,所内各单位、各处办、各研究组也有一个换届和重新聘任的过程。我们希望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直到任期结束,全所同志们也要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不要有半点松懈。就近期的工作来讲,科技处和各研究组要特别注意抓好今年科技部“973”项目、“863”项目和支撑计划项目的申请和落实工作,以及基金为基金项目的申请工作。争取今年在申请和落实项目方面再打一个漂亮仗,取得和2006年大体相当的成绩,保证“十一五”全所的良好发展势头得以持续。
创新二期和“十五”期间取得的成绩为我们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十一五”开局阶段我们在争取各种科技项目的过程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只要我们理清思路、看准目标、集中精力、持之以恒地提升电工所的科技创新能力,脚踏实地地为发展我国电工科技事业做贡献,我们就一定能够在“十一五”和创新三期期间使电工所的各项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取得更大的成绩。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