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会成员
主  任:张福宽
编  委:丁明仁 刘志凤 马衍伟
     宋   涛 孙鸿雁 王海峰
     许洪华 邢建平 张和平
     (按姓氏拼音顺序)
主  编:张和平
责  编:徐小杰
美  编:丁玛丽
 编辑手记
写在改版前夜的话   新的一期《新电气》就要和读者见面了。它很新,在走过了四个春秋后,它重新披上了新装。   在过去一千四百个日日夜夜里,它严正以待,跟踪了研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记录了科研人员探求真理的思想轨迹,展示了…… 详细内容 >>
 
 联系我们
 

邮件:xuxj@mail.iee.ac.cn
 







 
  卷首语

第一期卷首语
作者:孔力  日期:2007-02-14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  【字体:
 

  自1958年筹建成立以来,电工研究所走过了48年风风雨雨、硕果累累的历程。从我国早年的第一套电力系统动态模拟装置、最早的电火花加工技术研究和第一台液电冲击波体外肾结石碎石机,到近年来遨游太空的AMS反物质探测器磁体、李家峡400MW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组和矗立在茫茫青藏高原的一座座太阳能电站,电工所为我国电工科技和相关领域科学技术的进步做出了许许多多重要的贡献。

  特别是近年来,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支持和鼓舞下,全所科研人员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际科技前沿,活跃在国家科技活动的各个舞台,取得了许多骄人成绩。

  回首过去,在取得一个个科技成就的路上,有太多的人生感受伴随着我们,包括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沮丧。在收获科技成果的同时,我们也收获了人生成长。科技成果可以发表在论文里供他人借鉴,但这些宝贵的人生感悟却只能默默留存在每个人的记忆里,随着岁月的流逝被渐渐淡忘,这是一种莫大的遗憾。

  总结过去经验,我们在科学研究上的成功,不仅仅源于超群的科学技术能力,也源于我们对科学的理解、源于我们面对困难和失败时的坚忍不拔;而失败则更多地源于在无数个困难抉择面前的犹豫、退缩,源于面对科学难关时缺乏正确的科学方法。反观当前科技界出现的种种科学不端行为,则首先是源于当事者面对科学的艰难险阻时表现出的人格缺失和科学精神的匮乏。

  由此我们深深感到,作为一个在科学攀登道路上摸索前行的科学工作者,我们不仅应该具有对科学的执着追求、深厚的科技积累,还应该具有崇高的人生理想、丰富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人格品德。我们可以不是哲学家,但我们需要对科学的哲学思考和指导;我们可以不是艺术家,但我们应该学会欣赏科学之美和科学研究之美带来的精神享受;我们也可以不是文学家,但如果有可能我们同样可以拿起笔记录追求科学之路上的斑斓人生和心路历程。

  于是我们萌生了创办这份电工所所刊《新电气》的想法。用这份刊物来记录我们的成功与失败,记录我们的观察与思考,反思我们的过去并展望我们的未来。

  希望她能成为大家交流信息、沟通思想、探讨问题、展现丰富精神世界和多彩人生道路的一个平台。希望大家能喜欢这份刊物,并积极参与、帮助和支持这份刊物,使她办得越来越好!

 

孔力          

二〇〇七年元旦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2002~2006 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条六号 技术支持:中研网
邮政信箱:北京2703信箱 邮 编:100190 研究生招生电话:010-82671389 传真:010-62560904 E-mail:office@mail.iee.ac.cn
0.046687126159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