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能新技术》

 投稿须知
投稿须知: 1.不可一稿多投; 2.与本刊对口; 3.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 4.全文篇幅凝练在A4纸四页; 5.具有英文的篇名,…… 详细内容 >>

 期刊目录
期刊查询:
最新出版

《电工电能新技术》2016年第1期目录
第35 卷第1 期(总第151 期)  2016 年1 月
目  次

论文报告
IRP 理论和IEEE Std 1459⁃2010 在变流器驱动电机能效测试中的应用比较
 ...

  期刊文摘

《电工电能新技术》2007年第3期文摘
  日期:2007-07-12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  【字体:
 

《电工电能新技术》2007年第3期 
 
一种基于改进Petri网拓扑的PMU配置优化方法 = An optim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Petri net topology for PMU placement in power system [刊, 中] / 兰华(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吉林省吉林市 132012), 王韵然, 曲晶, 潘超, 刘冰,于景龙, 蔡国伟 // 电工电能新技术.—2007, 26(3).—1~5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Petri网的PMU配置优化算法,先在关联节点可测的基础上,引入关联节点安装PMU优选约束,建立网络覆盖优化函数。然后采用改进的Petri网对系统的结构进行分析,并结合节点关联信息,得到PMU最少时网络的最大覆盖。该方法将复杂网络拓扑分解为若干基本分析单元,从而缩小了分析规模;通过引入标识算子,将复杂矩阵运算转化为逻辑运算,简化推理过程;同时,通过更新变迁点火序列进行PMU地点选择,并引入变迁时间标签使计算过程得以简化,提高了计算效率。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本文所提的方法计算准确,过程简便。图5表3参9
关键词: 改进Petri网, 拓扑分析; PMU配置
 
基于PEEC法的发电机定子绕组线棒高频电路模型 = HF Circuit model of generator stator bar based on PEEC [刊, 中] / 魏燕飞(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北京 100084), 曹海翔, 孙旭东, 姜建国 // 电工电能新技术.—2007, 26(3).—6~10
建立合理的电机定子绕组电路模型,对于研究定子绕组绝缘局部放电信号的传播规律,了解局部放电信号的特征具有重要意义。部分元等效电路(PEEC)法是基于电磁场方程推导出来的等值电路模型,能够对一些用传统方法难以建模的复杂物理结构建立合理的电路模型,并且所建模型可以方便地与其它模型(比如传输线模型)综合连接、计算仿真,该方法还能够综合考虑外部测量电路的影响,在集成电路高频电路模型建立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PEEC法原理,建立了电机定子绕组单根线棒高频电路模型和双根线棒的耦合传播模型,此方法克服了以往多导体均匀传输线理论在电机定子绕组电路模型建立中的不足。模型中的部分电感、部分电容等参数由PEEC原理结合相关计算软件求得。模型的仿真计算与实验结果比较,证实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及参数的准确性。图6表4参10
关键词: 局部放电;定子绕组;部分元等效电路 (PEEC);传播模型;部分电感;部分电容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转子电流自抗扰控制 = Rotor current control of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based on active-disturbances-rejection controller [刊, 中] / 夏长亮(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天津 300072), 宋战锋 // 电工电能新技术.—2007, 26(3).—11~14
随着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在电网中所占比例的增大,增强风力发电系统在电网电压扰动下对转子电流的控制能力、改善机组的稳定性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分析双馈电机5阶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双馈风力发电系统转子电流自抗扰控制方案。该方案能够有效观测系统d、q轴间的交叉耦合以及电网电压扰动并加以前馈补偿,削弱了扰动因素对控制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率抑制转子电流波动。数字仿真表明该控制系统在电网稳定时能够实现系统有功、无功的精确解耦;在电网故障时,较好地抑制电网电压扰动对转子电流影响,改善风力发电系统的并网运行能力。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性能,鲁棒性强。图5表0参6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转子电流;电网电压扰动;自抗扰控制
 
混沌振荡与真空断路器动作特性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 Research on interaction between operation of high voltage circuit breaker and chaotic oscillation [刊, 中] / 刘东晖(陕西电力调度中心, 西安 710048), 夏承铨, 史可琴, 山社武 // 电工电能新技术.—2007, 26(3).—15~19
本文主要研究了真空断路器的动作特性与混沌振荡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一个简化的电力系统模型为例,从系统分歧的观点出发,研究了在不同参数条件下,断路器的断开所引起的系统动态演变过程,并探讨了在混沌振荡制式条件下断路器的工作状况。图10表1参13
关键词: 断路器; 混沌振荡; Lyapunov指数
 
子空间法在小干扰稳定分析及协调控制中的应用 = Small-signal stability analysis and coordinated control based on subspace algorithm [刊, 中] / 郝正航(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贵阳 550003), 陈卓, 李少波, 文方 // 电工电能新技术.—2007, 26(3).—20~23
分析了子空间法的基本原理和辨识步骤,提出用子空间法在线识别主导特征值并指导控制器协调设计。在各机组AVR参考点施加伪随机激励,通过广域量测采集多点输出量,用于提取多机系统的降阶MIMO模型。基于辨识模型可进行小干扰稳定性估计,估计结果非常接近线性化方法的理论值;辨识模型还可用来设计全局协调的控制器,通过求解Levine-Atlans方程组得到各机协调的最优分散反馈增益。对8机4区域测试系统的研究表明,所提方法在模型提取,小干扰稳定分析及协调励磁控制的实现3个环节均可行、有效。图3表2参12
关键词: 子空间算法:系统辨识:小干扰稳定: 电力系统:励磁控制
 
电动汽车共模电流传导特性的研究 = Characteristics of common-mode conducted current in electric vehicle [刊, 中] / 黄勇(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4), 曾帆, 陈全世, 周强, 陈伏虎 // 电工电能新技术.—2007, 26(3).—24~28
在电动汽车中,沿车辆底盘和电缆传导的共摸电流是产生电磁传导干扰和共模辐射的重要原因。本文针对电动汽车中主要电磁干扰源的BOOST电源变换器,建立了电磁干扰源和共模电流传导路径的等效电路模型,指出在电缆中传导的共模电流决定于电缆-底盘的阻抗特性。电缆-底盘阻抗的传输线模型分析表明,该阻抗呈容抗、串联谐振、感抗和并联谐振交替出现的特征,使共模电流的各频率分量具有不同的沿电缆分布特性。共模电流的解析结果和试验测量结果基本吻合。为了抑制共摸电流,提出了共模电感的合理布置和取值范围。图7表0参8
关键词: 电动汽车;共模电流;电缆-底盘阻抗;传导特性
 
开放式低场永磁MRI磁体的匀场方法 = Shimming method for permanent magnet of open type low-field MRI [刊, 中] / 赵微(北京理工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北京 100081), 刘志文, 刘勇, 胡国军 // 电工电能新技术.—2007, 26(3).—29~32
在开放式低场永磁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磁共振成像) 生产中,磁体匀场是提高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技术之一。为解决国内匀场方法缺乏完整理论指导的问题,本文使用磁场球谐函数展开式分析主磁场情况并制定匀场方案。对展开式的低阶项,主动匀场方法十分适用,而对无法使用线圈的特殊情况或消除高阶项时需进行被动匀场。实验中有一组匀场线圈需要较大电流,此时采用永磁材料代替线圈可以达到很好的补偿效果。图5表0参11
关键词: 开放式低场MRI; 永磁MRI磁体; 匀场方法; 永磁材料
 
基于能量利用效率和耗能比的节能效果评估体系 = New evaluation system for energy savings based on efficiency and loss ratio [刊, 中] / 朱永强(电力系统保护与动态安全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北京 102206), 尹忠东 // 电工电能新技术.—2007, 26(3).—33~36
本文提出了有效能量和无效能量的概念,并根据产生的原因或性质,对无效能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类讨论。给出了能源利用效率(能效)和耗能比的定义,并介绍了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能效和耗能比为主要指标的新型节能评估体系,并阐述了其重要意义:便于不同场合或者不同措施之间进行节能效果比较,利于有针对性的采取节能措施。图2表0参10
关键词: 节能;效率;耗能比;评估
 
基于随机模拟粒子群算法的含风电场电力系统经济调度 = Economic dispatch based 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of stochastic simulation in wind power integrated system [刊, 中] / 江岳文(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福州 350002), 陈冲, 温步瀛 // 电工电能新技术.—2007, 26(3).—37~41
由于风电具有随机性,目前尚无法较准确预测其出力,因此含有风电的经济调度不再是一个常规意义下的确定性问题。利用传统的方法也难获得既经济又有较高可靠性的解。本文建立了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数学模型,以概率的形式描述相关约束条件,考虑了机组的爬坡约束、出力限制,线路潮流限制、备用约束及负荷平衡等约束条件,利用基于随机模拟的粒子群算法求解该问题。通过IEEE30节点系统的算例验证,表明该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图2表2参21
关键词: 风力发电; 电力系统; 经济调度; 机会约束规划; 随机模拟; 粒子群算法
 
磁性元件分布电容对交错PFC共模噪声的影响分析 = Research on effect of stray capacitance of magnetics components on CM EMI in interleaving PFC [刊, 中] / 董纪清(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福州 350002), 陈为 // 电工电能新技术.—2007, 26(3).—42~46
两路交错PFC是中、大功率开关电源前级的常用拓扑。本文从共模EMI噪声源和噪声路径两方面对共模噪声产生的机理进行了分析,详细说明了磁性元件的杂散分布电容对共模噪声的影响。针对交错PFC的共模噪声特点,提出了改善其共模EMI噪声的措施,并在一台600W的样机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图7表1参7
关键词: 交错PFC; 分布电容; 共模噪声
 
等离子体辅助催化还原NOx的协同特性 = Synergy study for plasma-facilitated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x [刊, 中] / 聂勇(1.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广东 深圳 518055; 2.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 杭州 310014),汪晶毅,钟侃,王黎明,关志成 // 电工电能新技术.—2007, 26(3).—47~51
以NO/NO2/C2H4/O2/N2为模拟反应气体系,研究了较低催化温度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辅助C2H4在Ag/γ-Al2O3催化剂上选择催化还原NOx的协同特性。结果表明,在催化温度为240℃时,等离子体辅助催化脱除NOx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效应;等离子体“预活化”过程产生的协同“媒介”物质包括3类:NO2、醛类(HCHO,CH3CHO)和含氮有机物(CH3ONO2,C2H5ONO2,CH3NO2),放电过程脱除的NOx主要转化为含氮有机物; 在等离子体“预活化”过程,提高放电能量密度或初始C2H4浓度均可促使协同“媒介”NO2向低温催化活性更高的含氮有机物转化和醛类的生成,进一步提高等离子体辅助催化的NOx脱除效率。图4表5参10
关键词: 等离子体辅助催化; NOx脱除; 协同效应; 等离子体“预活化”; 含氮有机物
 
电力系统随机稳定性分析与控制问题综述 = A survey on power system stochastic stability analysis and control [刊, 中] / 彭云建(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州 510641), 邓飞其 // 电工电能新技术.—2007, 26(3).—52~58
本文阐述了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和电能质量的随机扰动问题,介绍了基于概率论与随机动态系统理论方法来分析电力系统在随机扰动下的稳定性和镇定控制方法,包括随机扰动模型、概率稳定性分析、基于随机动态微分方程的稳定性指标与控制策略、随机电力系统的仿真实验等,说明了这些研究成果是对电力系统传统的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理论方法的重要补充,最后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图0表1参35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随机扰动; 稳定性分析与控制; 概率论; 随机动态系统方法
 
超导磁储能装置中的变流器的实验规程研究 = Study of specification of experiment of convertor in superconducting magnetic energy storage devices [刊, 中] / 黄劲(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武汉 430074), 熊蕊, 邹云屏, 唐跃进 // 电工电能新技术.—2007, 26(3).—59~63
超导储能装置(SMES)的变流器目前没有统一的实验规程。考虑到SMES变流器主要完成大容量的功率交换功能,本文探讨了变流器稳态和动态特性、电压电流波动、变流器均衡度、电磁干扰等重要的电磁问题,结合要考核的变流器的其它电磁问题,初步提出了SMES变流器的实验规程。该实验规程借鉴了一些常规变流器的测试方法,增添了对于SMES变流器来说很重要的一些电磁特性的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形成了一个较为全面的SMES变流器的实验规程。图5表0参8
关键词: 超导磁储能; 变流器; 实验规程; 测量方法; 测量程序

An optoelectronic high-voltage probe for measuring impulse voltage distribution of HVDC converter valve. A high-voltage optoelectronic probe is developed for measuring impulse voltage distribution along thyristor units in the HVDC converter valve. The dimension of the resistive voltage divider is optimized by means of numerical computation of electric field. A 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 (PFM) mode is adopted for the data transmission link because of its immunity to high-intensity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inearity deviation for the whole measuring system is within  , and therefore it can meet requirements specified by IEC60700-1. 10 Refs. In Chinese.
Key Words: optoelectronic high-voltage probe; impulse voltage distribution; voltage divider; converter valve
FANG Zhi (1. School of Autom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0009, China; 2. State Key Lab. of Power Equipment and Elec. Insulation,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China), QIU Yu-chang // Adv. Tech. of Elec. Eng. & Energy, 2007, 26(3). 64—67.
 
双凸极无刷直流发电机的换相研究 = Study on overlapping commutation in doubly salient brushless DC generator [刊, 中] / 郭鸿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电源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16), 秦海鸿, 戴卫力, 李金飞, 王慧贞 // 电工电能新技术.—2007, 26(3).—68~72
双凸极发电机相电势的特殊性使得双凸极无刷直流发电机负载工作时的换相重叠角和换相压降难以用准确表达式表示。文中研究了励磁电流、转速和负载大小对换相重叠的影响,给出各种情况下换相重叠角的对比分析,并与永磁同步无刷直流发电机的换相重叠进行了对比,从而揭示出双凸极无刷直流发电机换相重叠规律,为发电机外特性等基本特性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图7表3参7
关键词: 双凸极电机;无刷直流发电机;换相重叠;三相整流
 
某配电网电压凹陷域分析 = Analysis of exposed areas of voltage sags in a distribution system [刊, 中] / 陈瑞(电力系统保护与动态安全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06), 肖湘宁, 陶顺, 张少军, 陈安源 // 电工电能新技术.—2007, 26(3).—73~76
通过仿真分析,本文得出影响电压凹陷域的因素,并总结出相电压和线电压凹陷域递推规律。基于PSCAD/EMTDC建立某配电网模型,采用故障仿真法得出该配电网各种故障类型下电压暂降凹陷域。为该配电网增强网架结构、选择最佳运行方式、选择敏感负荷接入点,提供了依据。图6表6参5
关键词: 电压暂降;凹陷域;故障仿真法;敏感负荷
 
绝缘材料TSC测试方法的研究 = Thermally stimulated current investigations on the insulation [刊, 中] / 吴建东(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成都  610031), 吴广宁, 周凯, 邓桃, 何景彦 // 电工电能新技术.—2007, 26(3).—77~80
热刺激电流测试是一种研究电介质电荷存储及陷阱能级等参数的重要手段,已经广泛应用在绝缘材料的性能测试中,然而测试中寄生电导电流的存在对测试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探讨了热刺激电流和寄生电导电流的形成机理,然后对变频电机绝缘材料中广泛应用的聚酰亚胺膜进行了寄生电导电流和热刺激电流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寄生电导电流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变化,严重影响了热刺激电流测试的精度。最后,本文提出了一种消除上述干扰的方法,以便从热刺激电流曲线中得到反映电机绝缘材料特性的更精确的参数。图6表1参13
关键词: 聚酰亚胺; 热刺激电流; 寄生电导; 活化能

 


 
0.5344569683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