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会成员
主  任:张福宽
编  委:丁明仁 刘志凤 马衍伟
     宋   涛 孙鸿雁 王海峰
     许洪华 邢建平 张和平
     (按姓氏拼音顺序)
主  编:张和平
责  编:徐小杰
美  编:丁玛丽
 编辑手记
写在改版前夜的话   新的一期《新电气》就要和读者见面了。它很新,在走过了四个春秋后,它重新披上了新装。   在过去一千四百个日日夜夜里,它严正以待,跟踪了研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记录了科研人员探求真理的思想轨迹,展示了…… 详细内容 >>
 
 联系我们
 

邮件:xuxj@mail.iee.ac.cn
 







 
  专题报道

“超导电工技术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通过论证/ 许熙
作者:许熙  日期:2008-05-03  信息来源:应用超导重点实验室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  【字体:
 

                              

2007811日,应用超导重点实验室超导电工技术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顺利通过了专家组论证。专家组由理化技术研究所的周远院士、清华大学的韩英铎院士等12位专家学者组成,物理所的赵忠贤院士任专家组组长。

论证会由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组织,高技术局局长助理刘桂菊主持。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的李和风副局长和国际合作局的曹京华副局长分别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党委书记马淑坤和人事处刘洣娜处长出席了会议,马淑坤书记并在会后做了总结性发言。

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是中国科学院引进海内外优秀杰出人才的新举措,旨在带动一批重点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和资源的当量凝聚,提升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实现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总体目标。超导电工技术是国际前沿学科,且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因此,海外华人学者也十分重视和关注国内相关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参与国内相关领域的交流合作和研究表示了极大的热情。这些海外华人学者中有相当多的优秀人才,他们都在超导电工技术领域具有很深的学术造诣,并在各自的实验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批华人学者有很强的爱国之心,都渴望有机会回国奉献。团队中的国内成员与海外成员在前期已经开展了多方面的交流。在此基础上,立足于电工所的应用超导重点实验室和国内兄弟单位的人才力量,吸引海外杰出学者回国效力,成立超导电工技术创新团队,在超导材料制备技术、超导电力科学技术和超导磁体科学技术等方面开展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研究,以大大提升我国超导电工技术的发展水平。

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其团队核心成员一般应由国内优秀科学家和在海外工作的知名学者组成,国内科学家一般为百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入选者、求是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海外学者必须具有副教授以上固定职位、有一定知名度的华人青年科学家。为使得超导电工技术创新团队在专业结构上形成优势互补,我们引进了国内高等院校的优秀人才和海外优秀人才。这些人才的引进将提升超导电工创新团队在这一前沿领域中的国际地位,扩展我们参与国际交流和重大国际合作的空间,联合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科研人才,进一步提高我国磁体科学和技术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另外,超导电力方面人才的引进,能够填补我们在电力系统方面的不足。

本次应用超导重点实验室超导电工技术创新团队由“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肖立业任团队负责人,并有王秋良、马衍伟、王银顺三位百人计划入选者,此外,还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理化所罗二仓研究员、浙江大学曹一家教授和清华大学何金良教授加入,同时引入了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黄跃年高级工程师、德国重粒子加速器研究中心向宇高级研究员、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马北海高级研究员、英国Bath大学王海风教授、日本福冈工业大学倪宝荣教授和英国南安普敦大学杨一峰教授等6名海外知名学者。

会上,论证专家组认真听取了团队负责人肖立业的总体报告和马北海、杨一峰、黄跃年三位海外成员的专题报告。经过认真讨论,专家组认为:该团队主要从事超导电工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涉及超导材料、超导电力和超导磁体科学技术等方面;超导电工应用是极具潜力的发展方向,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和国际超导电工技术的发展趋势;该团队基础良好,方向明确,成员专业结构合理、优势互补,所引进的海外人才在各自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且与团队的国内成员有良好的合作基础。海外人才的引进有助于提升整个团队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研究队伍。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该团队可行性论证,并建议团队不断凝练研究课题,并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

 

背景资料:

超导电工技术创新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

超导电工创新研究团队主要从事超导电工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涵盖超导材料、超导电力科学技术和超导磁体科学技术等方向,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 超导材料制备技术

研究纳米掺杂、强磁场处理等工艺对提高MgB2超导材料的临界传输特性、磁通钉扎能力和不可逆磁场的机理以及复合导线的制备与性能改进的方法。

(2) 超导电力科学技术

复合高温超导带材和块材的电磁物性及其与外部电磁场、温度、应力等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物理机理;交流高温超导磁体和脉冲超导磁体的稳定性;超导电力装置的原理、动力学特性、电磁兼容、电磁暂态过程及其与电网动态稳定性的相互关系的研究。

(3) 超导磁体科学技术

研究高磁场高温超导线圈的机械、电磁和热稳定性的机理,以及低电阻高温超导带材的接头工艺和高温超导线圈的失超检测和保护技术。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超导电工创新团队将重点解决超导电工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科学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MgB2超导材料的临界电流、磁通钉扎能力和不可逆磁场的机理;

2) 多场作用下结构材料与低温材料的疲劳效应;

3) 复合超导体中的多场相互作用及其对电磁特性的影响;

4) 极高磁场的高温超导磁体的诊断;

5) 超导电力装置的动态特性及其与常规电力系统的匹配运行及兼容性、暂态过程、稳态研究。

 

 

团队成员介绍

 

国内主要学术带头人情况:

1.    肖立业: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应用超导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亚洲应用超导会议国际组织委员。

超导技术专业,长期从事高温超导体在强电方面的应用研究,在高温超导磁体技术、高温超导电力科学技术和高温超导物理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2006年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电力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荣誉称号。

2.    王秋良: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应用超导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十五国家863-X专家和十一五国家863-X主题专家组咨询专家,韩国KSTAR大科学工程顾问,国家大科学工程强磁场装置科技组成员,中国电机工程协会超导专业委员会委员。

超导技术专业,多年来一直从事超导强电应用的基础研究,包括极高磁场应用超导磁体科学和技术,高精度的惯性器件和空间探测器、高磁场超导技术医学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参加英国牛津仪器公司900MHz NMR,该项目在2003年获得英国女王创新奖,2006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3.    马衍伟: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美国应用超导大会程序委员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电磁冶金与强磁场材料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合金加工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级会员,日本钢铁学会高级会员。

超导材料专业,长期从事新材料在强磁场条件下的制备形成规律研究,新型超导材料的探索及制备技术研究等。

4.    王银顺: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超导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超导标准委员会委员,国际超导标委会IEC/TC90/WG12-6178814专家。

超导技术专业,长期从事超导电工技术、超导电力技术、超导材料电磁特性、超导磁体技术、低温绝缘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5.    罗二仓: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国际低温制冷机会议主席团委员,中国工程热物理热力学分会委员,中国制冷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力学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声学学会高级会员,美国声学学会会员。

低温工程专业,长期从事热声制冷技术及其应用、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技术及其应用及固体制冷技术等方向研究。 2003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年获国家发明专利优秀奖,2006年获中国制冷学会青年科技奖。

6.    曹一家:

浙江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十一五”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专家组成员,《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自动化设备杂志》等多家国内专业杂志编委,国际电气工程会议指导委员会委员。

电力系统专业,长期从事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电力市场运营、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等方向的研究。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海外青年学者合作基金、英国工程与科学合作基金,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200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7.    何金良:

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高压研究所副所长,IEC TC81中国工作组组长及中国代表,全国雷电防护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避雷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IEC TC81 WG8WG9WG10三个工作组的委员,等。

高电压技术专业。主要从事交直流输变电技术、电磁环境与电磁兼容技术、电介质材料技术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2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6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6年获中国电力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国外拟引进人才情况:

1.    黄跃年:

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高级工程师,美国低温学会任职。

低温工程专业,长期从事低温工程技术研究,发展包括LHC低温系统的运行和1.9K的极低温运行环境,发展He-II冷却的低温系统的设计和工程应用,研究内冷超导磁体系统的低温热稳定性和LHC四极超导磁体系统的研究。在团队中拟发展超导磁体极低温冷却技术,从事极高磁场的超导磁体的热稳定性和低温系统的创新研究。

2.      宇:

德国国家重离子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超导和低温专业。长期从事低温和超导技术,在液氦传热冷却与低温系统的设计与建造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在创新团队中拟发展超导磁体极低温冷却技术,从事极高磁场的超导磁体的热稳定性和低温系统的创新研究。

3.     马北海:

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高级研究员,美国低温学会、材料学会及陶瓷学会会员。

材料科学专业,长期从事包括高温超导材料在内的固体物理与材料科学研究工作。2001年获得美国能源部杰出青年研究员奖。在创新团队中拟从事高温超导材料的制备技术和工艺研究,结合超导电工技术的实际应用,旨在提高包括YBCOBi2223Bi2212高温超导线材的制备工艺,提高超导材料钉扎中心。

4.    王海风:

英国Bath大学电机系,教授,2001-2005UPEC国际学术会议组织委员会委员,分会主席,2001ICEE’2001国际学术会议分会主席。

电气工程专业,长期从事电力系统方面的研究,探索柔性交流传输系统等方向。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在创新团队中拟从事超导电力系统的研究,研究和发展超导电力技术在常规电网接入过程中的特性分析等。

5.    倪宝荣:

日本福冈工业大学工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冈工业大学信息处理中心主任。

超导材料专业,长期从事包括高温超导材料及其工程应用研究。在创新团队中拟从事超导材料的制备技术和超导磁体的电磁特性研究。

6.    杨一峰: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低温和超导研究所,教授,低温研究所主任。

超导技术专业,长期从事低温和超导技术研究。在超导技术方面,领导研究团队开展高温超导体实际应用研究、HTS交流损耗研究等;在低温和传热方面,开展能源领域的应用超导研究等。在创新团队中拟发展超导磁体低温冷却技术,高温超导在电力方面的应用及开展交流损耗研究。



   相关链接
·我与应用超导 [2008-09-03]
·超导磁流体推进技术的发展 [2008-09-03]
·超导技术与能源和环境专题研讨会成功召开 [2008-09-03]
·具有零挥发液氦的高磁场大口径快速充放电的超导磁体系统研制成功 [2008-09-03]
·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10.5kV/1.5kA高温超导限流器研究开发与并网试验运行”通过验收 [2008-04-29]
·国际着名超导专家Weber教授来我所做学术报告 [2008-04-29]
·630KVA三相高温超导电力变压器入选“2006年中国重大技术与工程进展”/ 王银顺 [2007-08-07]
·日本应用超导专家来我所做学术报告/ 张东 [2007-08-07]
·应用超导重点实验室申请国际PCT发明专利一项/ 张现平 [2007-08-07]
·空间探测器高磁场超导磁体科学的发展/ 王秋良 [2007-08-07]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2002~2006 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条六号 技术支持:中研网
邮政信箱:北京2703信箱 邮 编:100190 研究生招生电话:010-82671389 传真:010-62560904 E-mail:office@mail.iee.ac.cn
0.4353768825531